20年前,吳江從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來到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至今吳江還清晰地記得剛來這里時的情景:參觀各個部門,學習單位各種保密制度,觀看單位勞模的先進事跡紀錄片……
當記者問他:“北大的畢業生很多選擇了出國,為什么你能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沉下心來一干 20年?”他說:“在我選擇工作時,獲得普利策獎的《一代新機器的靈魂》一書對我的影響很大。它講述了一群忘我工作的科技人員,制造一臺新型計算機的故事。書中這么描寫‘瘋狂的程序員’:衣著不整,頭發蓬亂但是極有才華的年輕人坐在計算機操作臺前,雙眼深陷卻閃著灼人的光芒。當時非常羨慕和渴望能得到這樣的工作;而我所得到的,正是這樣的工作。至今還記得當年為徹底掌握系統工作機理而鉆研某系統源碼時的執著和癡迷?!?
始終堅守 默默奉獻
好一個“癡迷”。20年來,吳江始終堅守于研發一線,堅定執著,扎實苦干。身居都市,他卻很少享受繁華,大多時間,他都在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奉獻。
在某項目的研制過程中,他帶領關鍵分系統技術攻關小組,集中力量實行突擊開發。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和大家一起面對,一起研究,一起克服。當有員工遇到困難急躁時,他就會耐心說服,穩定軍心;當大家士氣受挫時,他就身先士卒,鼓舞士氣;而當研究有了進展時,他欣慰之余,馬上又投身校驗工作,對每一步結果,都要以嚴格的測試流程反復推敲和檢驗,確保萬無一失。經過連續奮戰100多天,終于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關。
他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對每一步方案的確立,組織人員反復討論和驗證,以更高的視角觀察和更深層次的思慮,引導大家進一步完善方案,力求更準確更全面。他常說:“我們一點點小失誤,都可能給用戶造成重大影響?!?
吳江執著于學習、鉆研,甚至于已達到了癡迷狀態,就是在醫院看病也沒有停止思考科研工作。一次他無意聽到醫生提到“機理清楚”幾個字,讓他迅速想到了研發中對關鍵問題的分析方法。事后,他成功地將這個方法運用于工作當中,并為此興奮了好一陣子。
由于大部分時間都在崗位,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很少,有時他也會感到對女兒有所虧欠。采訪中,他回憶起與女兒一起做數學題:“她小學3年級,我輔導她將一個網站上的邏輯題從頭到尾做了一遍;她初一時,老師布置閱讀《平凡的世界》,這也是一本對我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小說,現在我和她同步閱讀,交流感想。這是非常享受的事情?!?
研發核心技術 保障信息安全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信息化建設也加快了發展的步伐,高性能虛擬網安全設備成為我國信息安全建設急需的設備,如果不能及時研發并裝備相關產品,我國信息網絡和信息系統建設將面臨嚴重安全風險,但在當時,國內這方面技術和資料少之又少。
在這種困難情況下,吳江勇挑重擔,臨危受命,承擔了項目負責人的重任。面對技術困難,他針對關鍵系統組織了技術骨干攻關小組,創造性地提出了復合型運算工作模式,將信息安全基礎理論與工程設計實現有機結合,為實現高性能設備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帶領項目組首次創新地采用了新型模式架構,解決了系統處理性能瓶頸難題,大幅度提高了產品性能,把我國專用設備設計水平向前推進了一代。
經過吳江和他團隊的不懈努力,高性能虛擬網安全設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為我國信息安全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技術和產品,這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時,隨著產品不斷升級完善,形成了多型號產品系列,應用于國家各個重要部門,先后在北京奧運會等多個重大保障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吳江同志說,信息安全發展到現在,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期。一方面,現代社會越來越依賴信息技術,人們在享受信息化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必須面對信息安全的風險;另一方面,現有信息安全技術面臨重大的轉折,期待新技術、新方法、新思路的出現、成熟和完善。
善為人師 聚合團隊
“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納海才能激發驚濤駭浪?!眳墙钪约旱墓ぷ鲗τ趪倚畔踩ㄔO的戰略意義以及對科技工作者的巨大挑戰,單靠一個人、幾個人的力量是辦不到的,必須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團隊,并發揮團隊的智慧。
吳江作為部門行政一把手,十分重視對骨干員工的培養,自己也以身作則,同時對干部嚴格要求。他常常對團隊的干部說“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對骨干員工嚴格要求、悉心培養,“好兵是摔打出來的”,鼓勵骨干員工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吳江所帶領的團隊骨干隊伍不斷成長,逐步形成了人才梯隊。
作為部門領導,借鑒本單位優良傳統和其他單位的有效經驗,建立了師徒制的知識傳承機制,為每位新入職的員工安排導師,讓他們得到導師的悉心輔導,提升技能、融入工作、迅速成長;導師也從輔導徒弟的過程中得到了鍛煉。通過這樣的知識傳承機制,有效地克服了因業務擴大帶來的人員隊伍擴大、新員工較多且能力不足的困難,使得團隊的戰斗力得到較大提升。
由于所從事的是一個綜合性的技術領域,涉及算法、通信、計算機、電子學、信息安全等多門學科,吳江要求自己的團隊多學習、多看書。他經常將自己的書推薦給大家,并組織大家研討;還針對不同的員工制定了有效而系統的學習計劃,幫助他們提升工作效率,將子課題交給他們負責,給他們壓擔子,促使他們快速成長。
吳江作為在工作一線活躍的科技帶頭人,經過多年的努力,打造出了一批能夠肩負自主創新重任、能夠承擔急難險重任務的信息安全技術研發生產的骨干團隊。
一次在參觀完李大釗同志故居展覽后,吳江寫道:“在大釗同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手書旁,我思考良久。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鐵肩擔道義,就是要將國家強盛、民族復興作為己任;妙手著文章,就是踐行科技創新、就是要將科技創新的時代精神與科技報國的民族精神結合起來?!?
吳江,有一雙致力于科研開發的“妙手”,更有擔當捍衛國家信息安全重任的“鐵肩”。
周威,1978年9月出生,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軟件工程碩士,高級工程師。中電企協信息監詳細>
北京中百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權益交易行業信息技術咨詢、軟件設計研發、及詳細>